400-023-4588

安博电竞国际贸易论文范文7篇发布日期:2023-06-29 20:25:12 浏览次数:

  安博电竞从地理分布视角看,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矿产资源总储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少数稀有矿产资源只在我国境内少量存在,这使我国具备了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优势。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国内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再加上长期大量出口矿产资源,导致我国大宗矿产资源供需失衡矛盾日益凸显,中国正从一个矿产资源储量大国逐渐转变为矿产资源贫瘠的国家。矿产资源作为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其贸易历来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历史上发生的多次战争都与矿产资源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鉴于此,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后续资源利用,我国需要尽快采取措施,合理高效利用矿产资源,对矿产资源国际贸易应严把出口关,否则中国先天的矿产资源优势就会很快消失。在世界政治风云变幻的今天,保护矿产资源不仅对国内经济发展有利,一旦出现战争、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矿产资源还能起到保护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加大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力度,科学规划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国际贸易中,矿产资源的占比较大,是各国最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研究我国矿产资源管理水平和矿产资源国际合作战略对推动我国建立全球合作网络和双边、多边合作交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通常情况下,一国矿产资源国际贸易水平能够决定该国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贸易中,如果一个国家控制了矿产资源价格,就能极大地影响国际贸易市场,表现为市场控制力。正是因为矿产资源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安博电竞,且数量有限、全球分布不均衡,才更加凸显了矿产资源国际贸易的重要性。世界各国为了获得本国缺乏的矿产资源,就必须用自己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或者依靠本国的优势矿产资源来进行交换,各取所需,这是矿产资源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国在世界矿产资源国际贸易中仍然处于劣势地位,为改变现有处境,政府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在我国,矿产资源仍然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工业生产严重依赖于矿产资源。目前我国的工业化发展正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如果矿产资源供不应求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势必会影响到整个工业化的发展进程。改革开放以前乃至改革开放之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都是矿产资源出口大国,多数矿产资源都能满足国内发展需求,较少进口初级矿产资源。随着国内供应量和需求量一减一增的变化,我国矿产资源出口优势正在逐渐消失,每年均需进口一些紧缺的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此外,在国际贸易中,我国低价出口、高价进口问题凸显,一些价值较高的稀缺矿产资源受国家进出口政策影响,一直难以发挥价格优势,没有给国家带来应有的回报。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矿产资源总量的减少和需求量的逐渐增多,国内矿产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日益凸显,一些矿产资源的储备量逐年减少。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战略储备石油只能供国内使用10天左右,如果遇到突发性事件,后果将相当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家缺乏矿产资源国际贸易战略规划和总体布局,政府部门在矿产资源储备、关税制度、利率管制、进出口价格规制等方面的宏观调控力度非常有限,给一些不法分子“创造”了贱卖国有矿产资源的机会。矿产资源国际贸易与国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这种贱卖国有矿产资源的行为对国家战略安全、经济持续发展都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此外,我国单一的矿产资源战略管理制度也存在很大弊端,其固定管理制度模式增加了矿产资源国际贸易风险,当出现决策失误问题时,这种制度的致命缺陷就会凸显出来,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冲击。

  在我国参与矿产资源国际贸易之后,除了需要解决各种国际贸易争端、采取多种贸易对策之外,强化国内矿产资源产业化发展非常有必要。国内矿产资源的开采和使用会对矿产资源国际贸易产生深远影响,优化国内矿产资源产业结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当前,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化发展滞后,对矿产资源的利用率不高,严重制约了我国矿产资源国际贸易发展,同时也对我国能源安全造成了一定威胁。应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升我国矿产资源产业集中度,重视行业协会建设,有效促进我国矿产资源国际贸易发展。

  我国在矿产资源国际贸易中,对定价策略的重要性重视程度不够。如经常采用低价出口方式来换取外汇,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收益。由于相应的价格监管机制不健全,导致在矿产资源对外贸易中缺乏价格参考标准,定价过于随意。应按照国际惯例,建立规范的矿产资源价格制度体系,采用标准化定价策略,将矿产资源进出口价格限定在合理区间范围内。相关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以低价方式出口的矿产资源数量巨大,这种低价策略直接导致我国从矿产资源大国转变为资源进口大国。

  为保障国家战略安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矿产资源国际贸易中,一定要加强矿产资源国际贸易战略规划,强化资源贸易总体布局。具体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尽快建立国家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制度,确保矿产资源储备数量能够满足国家工业化发展基本需求,能够应对各种外来挑战和各种突发事件。针对目前出现的石油储备量较低问题,相关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矿产资源国际贸易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一方面,我国不能继续采取之前闭关保守的方式,应在打开国门迎接市场化挑战的过程中,实施有效政府管制,在关税制度、利率管制、进出口价格规制等方面进行宏观调控,同时建立国家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制度,切实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二是尽快完善多元化矿产资源战略管理制度。在建立国家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制度之后,要从宏观调控视角出发,建立多元化矿产资源战略管理机制。具体来看,多元化矿产资源战略管理要求管理者能够准确把握矿产资源国际贸易发展现状,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和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制定多元化贸易策略,切实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维护我国矿产资源国际贸易合法权益。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如果我国一味采取固定的贸易策略,潜在风险就会加大,一旦出现决策失误,后果不堪设想,实施多元化贸易策略非常有必要。

  推动国内矿产资源产业化发展,提升资源利用水平是解决矿产资源国际贸易问题的客观要求,具体工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提高矿产资源产业集中度,推动国内矿产资源行业朝着产业化发展方向迈进。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整合国内矿产资源产业内部人力、财务等资源,提升矿产资源勘探、开采水平;二是加强矿产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产业内部自我管理、自我创新的积极性,以提升矿产资源产业内部管理水平;三是善于运用高科技产品提升矿产资源利用率,积极开拓海外能源市场,真正找到一条适合我国矿产资源有序开采、高效利用的发展路径。

  总结来说,国外对隐含碳的认识忠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而国内学者对隐含碳这一概念的理解侧重于国际贸易中被忽视的那部分碳排放。闫云凤对“隐含碳”的理解是指在产品生产或者服务提供过程中所直接和间接排放的总量CO2,并且认为“隐含碳”作为一个环境指标,是用来描述产品供应链从上游生产过程到下游生产过程,直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所产生的直接的和间接的全部污染[4]。对于贸易隐含碳,国内学者的研究方向更强调“隐含”二字。学者陈曦认为“隐含碳”和“碳转移排放”的所指基本相同,只是从对外贸易的角度来衡量时,“隐含碳”的表述更具科学性。之所以要用“隐含”二字是与国际贸易污染责任的认定原则分不开的[5]。出口隐含碳是指,为满足进口国的消费需求,生产国制造出口品在国内所直接或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了碳排放从进口国转移到了出口国;进口隐含碳则恰好相反。隐含碳净出口是指出口隐含碳的总量大于进口隐含碳的总量的部分。可以看到,国内学者对于贸易隐含碳的研究大多数侧重于“碳转移排放”“、碳泄漏”等方面。之所以会出现上述国内外对“隐含碳”这一概念认识的区别,作者认为是与碳排放责任的界定分不开的。

  2.1基于生产者负责原则的研究目前,国际社会上公认的是采用“生产者负责制”作为其环境政策制定的基本依据。但是,此方法只是局限性地考虑了国内部门直接相关的污染排放,忽视了当今世界贸易化所带来的影响。若仅仅考虑国内部门对环境的直接污染,一个国家只是通过进口国外制造的商品来代替国内生产,就会出现高质量的生活水平与低污染排放水平相伴这种自相矛盾的现象;而且隐含碳出口国大部分技术条件和能源利用率较低,这不仅达不到全球减排的目标,反而会加大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6]。

  2.2基于消费者负责制原则的研究随着当今全球贸易化以及对隐含碳问题研究的加深,学术界针对“生产者负责制”的弊端,提出了以“消费者负责制”为原则的国家温室气体目录。研究普遍认为,主要发达国家皆为碳排放的净进口国,而发展中国家和一些资源密集型的小型发达国家则是二氧化碳净出口国。国内学者也指出,中国近年来快速增长的温室气体排放,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国际贸易内含在产品中出口到国外的。对贸易中隐含碳量的研究为国际社会重新界定各国碳排放责任提供了依据。

  2.3基于共同分担责任原则的研究最近有学者提出,以消费为中心的碳计算方法或许并没有想象中的有效。若是从消费角度考虑,生产者就不会积极地去减少碳排放,也会降低发展中国家创造更加清洁和有效的生产过程的积极性;而消费者由于缺少奖励和政策的约束,并不像理想中那样选择污染程度低的生产者,这些显然对全球碳减排是不利的。针对上述弊端,学术界出现了“共同负责”的碳计算方法。共同负责制不仅可以鼓励消费者选择具有更好环境保护措施的生产者,也可以刺激生产者主动地去减少自身的排放,且此分配方法能够体现公平性,与单一的生产者或消费者负责原则相比,更容易被接受[7]。这3种对国际碳排放责任的划分方法,体现了国际社会对“隐含碳”这一热点话题的研究越来越成熟、系统,并逐渐认识到依靠目前国际条例很难达到全球碳减排这一目标。虽然共同负责制是最理想的一种责任划定方式,但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仍然是生产者负责制,因为目前国际条例的主要制定者仍然是发达国家,而使用生产者负责制显然对其是有利的,而且共同负责制这种新型的责任界定方式缺少相应的制度约束,因此推行起来有一定难度。

  虽然当前国外估算隐含碳的主流方法是投入产出法,但随着对隐含碳研究的加深,也逐渐出现几种其他的计算方法。

  3.1投入产出法投入产出法(IO)是分析特定经济系统内投入与产出间数量依存关系的原理和方法,此方法区分了直接排放系数和间接排放系数,便于对不同的部门进行相应的改良措施。Wyckoff和Roop是最早采用此类计算方法来进行实证研究的,1994年他们研究了美国、日本等6个最大的OECD成员国1984—1986年间国际贸易的碳排放,指出6国国际贸易中隐含的碳排放占到6国碳排放总量的13%[8]。目前国外诸多文献都是采用此类计算方法来估算碳排放,例如,Peters运用投入产出法,计算了87个国家对外贸易中的隐含碳。结果显示在2001年,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为隐含碳净出口国。美国、日本等都是包含这些污染物的商品的净进口国,他们将部分环境负担通过贸易途径有效地转移给了世界其他国家[9]。根据Yan和Yang的实证结果,如果按照美国的碳排放率水平,1997—2007年中国累计BEET为11.32亿tCO2,其中出口产品的碳排放量占国内生产的10.03%~26.54%[10]。国内对此类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到目前为止也有大量的文章采用投入产出法估算隐含碳。例如,较早的有齐晔等采用投入产出法核算了1997—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的隐含碳。结果显示:1997—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的“净出口”量仅占当年国内碳排放总量的0.5%~2.7%;而到2006年却增长到10%左右。中国为外国的消费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11]。

  3.2生命周期法虽然投入产出法较其他方法所得结论更为精确,但只局限于行业数据,无法获悉产品实际情况。生命周期评估法虽然可以深入分析产品情况,但由于计算过程复杂,可操作性较低。因此采用此方法的学者较少,不具有普及性。刘强等利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评估了中国对外贸易中的46种主要的出口贸易产品的载能量和碳排放量,结果显示:这46种产品的出口贸易大约消耗了国内13.4%的一次能源,其碳排放量约占全国14.4%的碳排放量[12]。

  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而又复杂,但由于没有明确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的差异,在学术界存在两种理论。一方面,很多学者认为通过国际贸易能够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环境保护技术的交流与发展。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全球贸易规模的不断发展,势必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并产生更多的污染和排放,从而破坏生态平衡。当前认为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分为3种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一般定义为,规模效应是指贸易额加剧会增加隐含碳排放,从而会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恶化。结构效应是指由于存在相对价格的差异,贸易改变了一国的部门生产比例,若非排放密集型部门在这种变化中占据优势,则会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若如果这种优势体现在排放密集型部门,则对外贸易将会增加其温室气体排放。技术效应是指技术的进步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CO2排放,这被认为可以减少国家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及对环境的破坏。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净影响就是上述影响的平衡[13]。何丹丹分析了2003—2008年中美贸易的贸易隐含碳数据,发现规模效应为23207.06万t,贡献率为96.31%,说明此期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隐含碳基本上是由于出口规模的扩大所引起的[14]。通过对关于贸易与环境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梳理后可以看出,由于研究目的、数据选取、核算方法以及实际分析对象的不同,关于贸易隐含碳与环境的关系并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共识。由于没有统一的研究标准,很难形成对隐含碳与环境影响一种连续的系统研究。但学术界基本均得出中国是隐含碳进出口国的结论,少数研究持相反结论。

  1、均势策略的表现与不足在重商主义盛行的十八、十九世纪,一国在国际贸易中表现优秀的标准在于出口大于进口、货币流入。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各国不仅凭借拥有某种资源的绝对优势或者相对优势在国际市场上进行贸易安博电竞,更重要的是设立关税以防止国外商品的大量流入而对本国市场造成的冲击。关税的高低由本国能够承受的由此带来的报复性风险和阻止商品流入的成本来决定。其基本的思维类似于国际政治中的均势策略:凭借在国际贸易中所占优势的多寡或者是政治军事实力的强弱来调节其经济和贸易政策,以期在国际贸易体系中达到一个相对均衡状态。这类似于亚当斯密对于自由市场的描述:通过国际贸易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各国贸易的进出口量应该完全根据自身占据的资源所决定。因此,一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地位也就由此而诞生。正如实行完全自由主义的负外部性会造成资源浪费,在各国相互试探彼此对关税高低容忍度的过程中,国际贸易市场曾发生过严重的关税倾轧;各国竞相提高关税以防止在贸易交往中受害,均势策略下的国际贸易体系陷入混乱。最为严重的当属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以提高关税为主要手段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兴起。1930年美国实行《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根据这项法案,进口商品的平均税率上升至历史最高水平,并引发了大规模的以邻为壑的贸易战争。英、法、德等国先后提高关税,然而除英联邦国家因实施“帝国优惠制”使得英国夺回世界贸易总量第一的位置外,其他国家的进出口量均大幅度的下降。均势策略下的关税战使得国际贸易秩序混乱,不断动荡。另外,均势策略的不足还在于其忽略了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处于绝对或相对劣势的经济体的贸易需求。特别是对于前殖民地国家而言,其出口产品的单一性、对初级产品出口的高度依赖性使得其在产品贸易“剪刀差”存在的情况下,在国际贸易体系中越来越边缘化且无力以提高关税或是制定配额来控制或影响大宗商品的价格。

  2、集体安全的尝试与困境正如联合国的成立是基于需要全球层面的集体行动来支撑政治稳定一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经济组织是基于相信全球层面的集体行动能够维持经济稳定。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的会议奠定了二战后的世界经济格局,这一格局涉及平衡经济发展、稳定金融市场以及促进国际贸易,并由此建立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界贸易组织以对应其职责。世界银行原为世界复兴与发展银行,其目的在于终结贫困、共享繁荣;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偏重于通过稳定金融来达到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目的;原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世界贸易组织旨在通过降低关税以促进商品、贸易和服务在国家间的自由流动。从三者的目标不难看出,其成立的基础全都仰赖于以集体行动维护经济稳定这一理念。就国际贸易体系来说,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背离了均势体系下各国国际贸易地位由其自身实力来决定的先决条件,而是提倡各国无论经济贸易实力的大小,都需要对降低关税和促进世界贸易做出同等的努力。在均势策略下常见的秘密协定在世界贸易组织中明令禁止,而世贸组织也明确表示对于处在贸易“剪刀差”下的发展中国家予以相应的支持,这都反映出在集体安全的指导下,二战后的国际贸易体系在表面上更加注重国家间在贸易领域内的合作而非对抗的性质。另外,由于世贸组织签署的文件具有法律效应,各国的贸易争端也是诉诸其相应的法律条款以求得世贸组织的仲裁,因此其对于国际法律的尊重和执行也符合集体安全的核心思想。遗憾的是,2001年举行的多哈回合贸易谈判使得在集体安全下执行的世界贸易组织陷入了僵局。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发展中国家希望发达国家取消对本国的农业补贴以开放农业市场,而发达国家则希望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开放工业制成品和服务贸易市场。与此同时,在均势策略下的关税倾轧已经让位于形式多样的非关税贸易壁垒,而世界贸易组织对于知识产权、技术、环境、劳工标准等问题并没有达成实质性的协议,也更加谈不上对此的强制约束作用。这些不仅是多哈回合谈判中最主要的分歧,同时也是现代国际关系中理念上的集体安全与现实中的利益冲突的一次直观反映。经过不到一百年的发展,以集体安全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受到了传统均势的重大挑战。

  在集体安全指导下的国际贸易体系以WTO为运行规则,但在事实上挑战了会员国的实际利益,必然也会导致其他国家甚至倡导国美国自身的反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量占据世界第一,使得其他国家无法抗拒带有强烈美国理想主义色彩的经济体系。但是随着冷战格局的结束和美国经济政治地位的相对下降,各国根据自身利益权衡而进行的贸易行为需要冲破集体安全的限制,因此双边或区域贸易协议(统称为特惠贸易协议)的发展速度加大。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报告,到2010年为止,几乎每个WTO成员国均参与了PTA谈判。美国也不例外。目前其参与的已经生效的双边自由贸易协议一共有二十个,多边自由贸易协议两个(见表1)。其中,2009年因美国加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2013年启动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受到了最为广泛的瞩目。TPP成员国是美国最大的商品和服务出口市场。2012年美国对亚太地区出口为9420亿美元,占当年美国出口总额的61%。其中,农场品出口额1060亿美元,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75%;服务贸易出口额2260亿美元(2011年数据),占服务出口总额的38%。而对美国经济至关重要的中小型企业对于亚太地区出口额在2011年就达到了2470亿美元。TTIP连接的美国和欧洲的GDP占世界总额的近一半,每年美欧的商品和服务贸易额在10000亿美元左右,相互投资额近四万亿美元,并带来了1300万的就业机会。而TTIP的签署预计将会使欧洲经济总额增加1000万英镑,美国经济增加800万英镑,而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总额估计在850万英镑。可以说,美国所领导的TPP和TTIP如果顺利达成,其贸易量将会占世界贸易总量的70%以上,其新的贸易规则、适用的范围和广度将会对原有的国际贸易体系造成重大的挑战。

  1、TPP、TTIP的首要目的在于提升非关税壁垒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作用基于一般均衡模型(CGE)的福利分析显示(见表2),除了越南、秘鲁等国加入TPP等产生明显的福利效应外,TPP对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提升作用较小。即使对于倡导者美国来说,加入TPP也仅能拉动0.03%~0.67%的GDP增长。不过,相较于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或者维持现有的东盟贸易格局,加入TPP美国所获得的利益将增大。因此,美国推行TPP确实有考虑现行的亚太贸易格局对其的不利影响,但更重要的是补充了在WTO现行的运行规另外,除了货物贸易等传统条款,TPP将贸易的技术障碍(第8条)、知识产权(第10条)、政府采购(第11条)明确写入条款当中,并签订了环境合作协定和劳动合作备忘录。这在传统的WTO框架下非常难以达成的贸易协定,在TPP中是至美国加入开始就积极倡导的。鉴于TPP的成员数相对较少、经济规模较小、美国主导谈判的色彩非常浓厚,在集体安全指导下没能达成的贸易规则在反映美国自身诉求的TPP中将会更加容易达成。这样既不违反集体安全指导的WTO规则,又能获得均势策略下对实际利益的追求,可谓两全其美。

  2、TPP、TTIP的重要作用在于增强经济政策弹性、对国际贸易变化起制衡作用在WTO为国际贸易运行机制的前提下,TPP、TTIP以及其他自由贸易协议的签订会造成“意大利面碗现象”(SpaghettiBowlphenomenon),即由于存在相互重叠的自由贸易协议,同样的商品可能会面临不同的关税税率、原产地原则等,使得企业的交易成本上升,引发国际贸易体系的混乱。这一说法不无道理,但自由贸易协议的相互重叠会使得国家或地区在从事国际贸易时有更多的选择权。只要不违反世贸组织的原则性条款,多重的自由贸易协议将使得贸易在政策层面具有更大的弹性。从相关研究来看,虽然美国从TPP中所获福利不多,而TTIP亦刚开始进行谈判,但其对于国际贸易体系的制衡作用较明显。从谈判内容上看,其对于知识产权、技术保护等更高标准的贸易规则的制定是对多哈贸易谈判无法进展的一种反制,平衡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合作对发达国家在贸易谈判中形成的压力。从涉及国家范围来看,TPP、TTIP排除了美国对于农产品最大的贸易竞争对手非洲和世界最大的贸易进出口国中国。另外,虽然TPP现在除美国外有11个成员国,但已经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议的国家有7个。4个新增国家中除新西兰外全是亚洲国家,反映了美国在经济贸易体系中重心向亚太东移的战略。其中,2013年日本的加入最具有贸易制衡的政治意义。根据日本内阁府的测算,参加TPP并完全实行贸易自由化后,可以促进出口,使实际GDP增加2.4~3.2万亿日元,年增长率能提高0.48%~0.65%。但更多的研究表明,组成中日韩自贸区对于日本的经济效益大于日本加入TPP所能得到的。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使得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进展缓慢,而日本加入TPP则意味着继韩国后日本也相当于与美国签订了自贸协议,对中国贸易的制衡作用愈加明显,TPP的均势作用也由此体现。

  “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由主席于2013年秋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它反映了新时期我国主动迎接挑战、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和平发展思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一带一路”涵盖了亚太、欧亚、中东、非洲等地区的65个国家,总人口超过44亿人,占全世界人口的63%,其宽领域的覆盖范围不仅为我国带来广阔的贸易市场,而且使沿途国家间不同文化对贸易造成的影响为我国文化贸易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各国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文化贸易已逐渐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文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从知识产权所带来的文化巨额利润方面便可窥得一二。以苹果手机为例,作为曾经稳居中国手机市场份额前五名的苹果手机,每当新品前都会有数以几十万计的中国工人加班加点为其赶货。然而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披露,每卖出一台iPhone手机,苹果公司就独占其利润的近六成,而中国仅占1.8%。巨大的利润对比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的代加工贸易赚取的大多只是低廉的代工费用,产品的高额收益还是被那些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西方国家卷走。如何提高我国的文化水平,帮助我国制造业顺利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甚至“中国创造”的转型,通过发挥文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来实现我国文化贸易的发展,是“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我国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方面,由于“一带一路”区域内的许多地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有的国家尽管有文化“软件”却缺少文化发展的“硬件”,导致一些优秀的文化成果没能充分发挥出自身强大的作用。以中亚地区为例,中亚地区在历史不同时期曾受到古希腊、蒙古国、波斯、突厥、俄罗斯等不同势力的影响,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之特殊的历史演变使其在宗教、音乐、绘画等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但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国家发展水平受限等原因导致中亚地区的文化成果一直无法参与到国际贸易当中,从而不能为世界其他地区的人民造福。另一方面,文化贸易的开展应当建立在互利互信的贸易基础之上,“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在宗教、法律、体制、风俗、文化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异,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与民情,且由于地缘环境的复杂性和社会形势的多样性,各国之间互信体系的建立尚需跨越重重阻碍,更别说开展文化贸易。另外,中国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东方大国,沿线国家难免会对于中国的“大国文化势力”有所忌惮,一旦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沿线国家对合作的拒绝,从而使“一带一路”面临“夭折”的风险。

  与西方国家的老牌文化产品相比,我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中认可度较低,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文化产品的发展只是在近几年才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且对于文化产品品牌的打造力度不足。强有力的文化品牌不仅可以加速企业对市场的占领,更可以使企业在对文化产品的开发中获得很高的商业价值。所以,在“一带一路”进程中,发挥文化贸易需要充分开发我国的传统文化,打造属于我国的特色民族文化品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依靠其现代经济和文化的绝对优势对落后国家进行文化殖民或文化侵略,已经成为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而有效地抵御西方文化入侵的方式就是打造自己的民族文化品牌,避免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殖民地。

  俗语有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有着各自的国情、社情与民情,各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也各不相同,经济发展模式、社会制度、文化基础都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必然有一些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在这个“酒好也怕巷子深”的21世纪,如果没有配套的基础设施作为翘板,即便我国的文化产品登峰造极,那么也可能无法为世界各国所共享,同样也无法感受其他优秀文化所带来的刺激与震撼。

  由于价值观念、历史遗留等方面的问题,西方媒体便肆意炒作“”,将中国视为文明秩序的敌人、意识形态上的妖魔,导致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印象也与实际产生了偏离,再加上我国媒体文化宣传力度的不到位使原本的一隅之见更加根深蒂固。“一带一路”背景下发展文化贸易要求我们加大对优秀民族文化的宣传力度,重塑“和平、友好、互帮、互助”文化形象。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方式有很多,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提供“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以及汉语桥等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来鼓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进行优秀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另一方面,我国应广泛建立“一带一路”中国文化域外基地,例如孔子学院、景德镇陶瓷与敦煌文化研究中心等,重点发挥孔子学院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的交流作用。

  文化自信指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文化应当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我们要有文化自信,重视自己文化中的精华之处,但是不能盲目自信,刚愎自用,也要尊重别国的文化,遵循着彼此平等的理念。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发展文化贸易,也应当尊重沿线各国的风俗,注意协调文化自信与文化融合之间的关系,而不能完全不加改造的文化输出。对于中国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能恰当处理好文化自信与文化融合之间关系的当属肯德基。无论是继“墨西哥鸡肉卷”之后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老北京鸡肉卷”,还是结合中国本土饮食特色的豆浆、安心油条、皮蛋瘦肉粥等,这都是肯德基结合中国文化进行的有效营销手段。从1987年来到中国到2017年,肯德基用30年的时间在中国的1000多个城市和乡镇开设了5300余家连锁店。助力肯德基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是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又不忘融合当地文化的经营理念。

  “一带一路”是我国在新的国际形势和国家战略下提出的伟大构想,这既是一条经济合作之路,也是一条文化融合、文明对话之路。在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的今天,仅凭单个国家的力量难以独善其身,也无法解决世界面临的问题。文化交流与沟通,使沿线各国切实感受到文化促进贸易经济增长的红利,终将对“一带一路”的前瞻性与正确性做出最好的证明。

  [1]曹爱军,陈思.“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华文化“走出去”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6,39(6):112-118.

  [2]郑士鹏.“一带一路”建设中文化交流机制的构建[J].学术交流,2015(12):112-117.

  [3]李倩,王晓静,何柏栋.“一带一路”战略下民族文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8(22):59-60.

  [4]庞宇晴.肯德基在中国获得成功的文化因素[J].福建质量管理,2016(18).

  [5]孙立梅.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民族文化发展战略[J].探索,2002(5):87-89.

  以广东财经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综合实验课的考核方式为例,该课程曾先后采用实验报告验收式、实验考试、笔试实验成绩评定等方法进行实验成绩的评定(这些方法也适用于其他财经类实验课程考核)。通过实验报告可以大致掌握学生的实验情况,但该评定方式有可能给实验不认真而抄袭实验报告者提供可乘之机,客观上不利于良好学风的养成。实验考试式成绩评定是课程实验结束后在规定的时间和场地进行实验考试,依据实验考试的情况评定实验成绩。笔试实验成绩评定是出试卷进行学校统一的闭卷考试,让学生根据题目对实验理论、原理和操作技能进行解答,考核学生分析、解决国际贸易相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笔试实验成绩评定方式既强化了学生对平时实验的重视,也强调了理论与实验结合的理念,但该方式不能全面考核学生的整体实验的能力和水平,有可能形成片面考核。总体而言,这些考核方式都重结果而轻过程。对于财经类实验课程而言,实验教学不仅需要注重结果,更重要的是形成结果的过程中对相关专业知识点的掌握和灵活应用。

  传统的考核缺乏规范的考核体系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整体考核,在平时成绩的评定中,仅靠出勤率及对个别问题的解答情况来衡量也略失偏颇。实践能力并非完全通过课堂得以体现,学生的课后工作量无法衡量,如果没有适当的激励和评价,也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挫。而且,平时实验课的知识积累、原理应用、实验态度及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都无法通过传统的考核方式体现出来,而这些能力恰是需要通过实验课让学生有所提高的。缺乏完整、规范的实验课考核体系,就无法将实验课的效果很好地体现出来。一个规范的考核体系,不仅应体现出学生对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知识点的掌握,更应将学生的平时努力与期末成绩结合,并在考核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激励,在实验过程中提高理论应用、沟通交流、灵活解决问题等实践能力。

  专业综合实验课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而言,是一种业务能力培养及提升的有效途径。借助SIMTRADE软件,学生可以较完整地模拟进出口业务流程,并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高沟通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课教学中,广东财经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综合实验课具有如下特征。

  国际贸易专业综合实验课涵盖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外贸英语函电等课程内容,模拟进出口贸易过程,涉及营销、贸易、金融、英语、保险、运输等方面专业知识,培养学生语言应用、外贸专业知识运用、沟通交流、解决突发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尤其是专业知识运用方面,可以细化到市场及产品选择、商务谈判、合同签订、租船订舱、商检报关、保险、结算、单据缮制等,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及应用。

  实验课以SIMTRADE软件作为实验平台,在校园局域网内全面开放,实验地点不受限制,课后可以继续学习。同时,教师提前实验要求,开放实验内容。

  在国际贸易专业综合实验课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负责实验课前期系统使用答疑以及实验过程中的知识点辅导,掌握实验进度。学生占据学习的主动地位,在实验内容及进度上有一定的自主权。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自由讨论、独立思考,共同解决问题并分享经验。

  考核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进步,确保学生对专业核心知识点的掌握,培养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为达到这一目的,提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一种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课程学生考核模式极其重要,且能为实践教学课程的考核提供参照。

  当前的国际贸易专业实验课没有一个完整的考核体系,主要以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来决定总评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取决于学生课堂出勤率和平时实验完成的情况,而期末成绩则由实验报告成绩或闭卷考试成绩决定。虽然兼顾了平时及期末两方面,但由于缺乏细化的指标,考核无法涉及实验过程中知识积累及应用过程,有失偏颇。科学的考核体系需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全面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体现公平合理。故而,需要设计能够体现知识点、语言应用能力、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应用熟练程度等方面的考核体系,从不同程度循序渐进地进行考核,并合理分配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例以及各自指标所占考核比重。规范性体现在对考核体系的公开化、制度化上,在制定出考核体系后,可通过学校或学院制度的方式将其在相关专业公开,并以此作为考核监督。完整的考核体系需贯穿实验全程,对实验前预习、实验中操作及实验后整理进行全面考核,将教师评价、系统评分及学生互评三方面结合起来。

  国际贸易专业综合实验课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大纲为基点,以实验过程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该实验课涵盖了国际贸易专业核心课程,作为一门可以作为校内实习的专业实验课,需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基础。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自行选择角色,合理安排时间,发展自己的事业,并运用所学来应对进出口业务中的变化,在这种过程中管理和发展自我,而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借助SIMTRADE,学生成立自己的公司,扮演进口商或出口商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创造更高的效率,需要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通过口头、书面交流与对方达成一致,与他人合作及交流的能力得以锻炼。还有部分学生,在完成多笔业务后,总结出口报价、单据缮制的经验,并将其公式化,经验得以推广。经过这些锻炼,学生不仅应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还将所学数据处理的知识灵活应用。专业综合实验课是学生在校学习与适应社会的一种过渡,专业知识、技能操作得以训练。同时,积极向上的解决问题能力和人际合作能力得以锻炼,体现“人格本位”补充和完善“能力本位”的新理念安博电竞,这两者有助于学生适应社会。

  专业综合实验课在考核内容上应多方面涵盖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细化教学大纲知识点,结合能力培养的需要,将内容考核贯穿实验过程。对于要求重点掌握的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相关知识,通过期中考试进行考核,及时让学生认识到知识掌握的不足之处,在后半学期的学习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利用综合案例的考核解决业务问题,要求学生查找案例或根据自己所做业务进行总结,并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外贸英语函电则通过实验过程中往来邮件进行考核。

  在考核方式上,对传统考核方式进行改革,采用多方位考核,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知识运用。通过课堂提问、案例评析、BLACKBORAD考试、系统评分、实验报告等进行多方位考核,并注重过程激励,将实验过程计入成绩考核。在综合实验过程中,学生对软件使用及业务的熟练程度是循序渐进的,业务能力是逐步提高的,这种进步需要在考核中体现出来,从而避免以学生最终成绩定学期成绩,也可以减少实验报告抄袭而引起的不公评分。

  为保障专业综合实验课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实施,并达到预期效果,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实现多方位、过程性的考核,需要有完善的实验课考核制度,明确考试内容及考核方式,合理、科学地分配各考核指标的比重,并严格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改革后的考核模式注重过程及考核反馈,在案例分析、期中知识点考核及实验过程考核后,应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以便学生根据考核情况改进学习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激励手段提高学习兴趣。这些可以通过BLACKBOARD平台实现,在期中知识点考核结束后,会立刻出成绩并告知正确答案解析,案例分析则借助BLACKBOARD平台中的小组讨论进行案例交流和分析,并在论坛上加以解析,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经验等也可以在该平台上交流学习。

  对于专业课知识点的考核通过BLACKBOARD平成,这就需要建立高质量的题库,题型要多样化,体现公正性和严密性,在多样化的考核中体现合理性和针对性。

  《国际贸易》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其内容既包含国际贸易理论也包含国际贸易政策,还涉及到部分国际贸易实务。在我国高校经济类专业课程中,国际贸易课程不仅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其他如金融学、投资学等专业的核心课程,许多高校还将其列为学科建设的重点内容。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日益深化及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客观现实,对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凸显了《国际贸易》课程的重要性及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性。

  《国际贸易》课程具有内容广、难度大及理论实践性强等特点。一般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传统《国际贸易》教学以“粉笔+黑板”为主,虽然多媒体早已进入大学课堂,但部分课件仅是将黑板内容搬到了多媒体上,有些课件内容是大量的纯文本堆积,部分教师由对着课本转向对着课件照本宣科;还有一些课件配以较多的声音、动画与视频,殊不知这样容易造成学生的听觉、视觉疲劳,因注意力分散而忽略了知识重点。

  传统讲授法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便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控制。其缺陷是过于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热情。这种被动“填鸭式”教育造成学生多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对知识没有充分理解,遇到实际问题仍然束手无策,导致学生对该课程逐渐产生厌倦和恐惧情绪。

  《国际贸易》作为一种偏理论的课程,其实践性也很强,既懂经济学理论,又懂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师最受欢迎。但国内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高校普遍缺乏“双师型”教师,很多教师没有做过相关实务,给学生上课就只好侧重于理论知识和贸易政策的解释。一些学生在开课之前,对《国际贸易》寄予较大期望,期许能从中学到实用性知识,但在后来的学习的过程中,却发现不知道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业务中去。学生感觉不到课程的有用性,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意愿。结果是教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却不买账。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哈佛大学商学院,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领域,案例教学法已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该方法看重的是案例分析的过程,而不是让学生强记案例内容,或寻找最终答案。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学生是参与者,是教学的主角通过案例分析,教师给学生提供足够自由的空间发挥思考力和创新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国际贸易》课程本身实践性与操作性较强,很多国际经济现象如国际分工、绿色壁垒、反倾销等均能在国际贸易中找到理论依据和政策来源。案例教学法是“授之以渔”的教育方法,便于教师将现实中发生的案例进行简单、抽象加工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研究表明,学生越多地参与课堂讨论,他们接触的知识就越多,理解就越深刻,知识掌握的越牢。案例教学法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气氛。特别是在没有标准答案的案例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多角度地进行讨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实现现代教学理念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学生在《国际贸易》理论的学习和掌握过程中一般以简单记忆为主,并不太明白这些理论的内涵,由于国际贸易理论模型假设过多,不容易在现实中找到完全对应的案例。因此,在分析现实社会的案例时,学生通常不知道应该运用何种理论解释国际贸易现象。但是案例教学法倡导的是发散型思维方式,不求惟一答案,因此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要求教师有较高的国际贸易理论水平和知识储备,还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要求教师对整个案例教学过程能够精心组织与引导掌控。在备课和讲课的过程中,教师也会更加关注国际经贸方面的最新信息和案例,从而通过案例教学,使教师到达教学和科研的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要在课堂上成功地使用案例教学法,选择合适的案例是首要条件。但是研究和编制一个好的案例,通常需要较长时间,因此使得案例法的推广受到一定限制。以前,《国际贸易》教学使用的案例多来自于欧美国家,由于政策、法律、文化等差异,这些案例通常不适合中国的现实。如今,部分教材开始使用国内案例,但有些大案例因为太过繁杂和缺乏时效,难以达到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还有一些较小篇幅的案例,虽然满足了时效性,但由于缺少系统加工,案例内容不完整且没有深度,很难作为开展案例教学讨论的材料。

  由于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国际贸易案例教学实施模式,部分教师在选择案例、教学准备、教学实施等环节时比较随意。有的教师认为案例教学无非是在讲完书本内容后,拿出一小段时间让学生讨论一下,作为课堂知识的一种补充,或只是为了增加讲解的趣味性。结果案例教学演变为“一言堂”或只是对学生的简单提问,难以使学生变成教学主体,也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与传统讲授法相比,案例教学法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包括课前准备、课上讨论以及课后总结都费时费力。在设计案例时,教师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具有较强操作性和诱导性的案例。如果课堂讨论时,学生没有积极主动参与,就会打击教师的积极性,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

  《国际贸易》课程理论部分包括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贸易政策的福利效应分析等,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经济学基础,《西方经济学》往往是先修课程。但在实际学习中,受课时限制,有些西方经济学知识并没有传授给学生;考试后学生也没有再复习巩固,导致一段时间后学生对相关知识理解模糊甚至遗忘;有些专业把《西方经济学》列为双语教学,教学效果却不佳,最终学生英语也没有学好,该掌握的经济学知识也没有掌握,并进而对所学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内容感到难以把握。

  案例教学法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积极参与。由于长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习惯了在学习上过度依赖教师,自主学习能力较弱,主动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不高。因此,部分学生对案例教学法不适应,课前不做准备或者准备不充分,课上不敢、不愿或不好意思发言和参与讨论,课堂冷场的局面时有发生安博电竞。另外,部分学生本身对理论课没有兴趣,认为在以后的工作中用不到这些理论,对案例教学也缺乏热情,这都制约了案例教学法的效果和教师的积极性。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案例教学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案例教学法并不排斥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切忌把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对立起来。此外,并不是所有的《国际贸易》教学内容都适用案例教学法,对一些理论知识,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直接向学生传递知识,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曲折和困难。因此,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选择国际贸易案例时要考虑到案例的典型性、针对性及时效性,既重视数量,更要重视质量;要注意选择与教学内容有内在联系的案例,尽量选择第一手案例资料;另外,编写案例要注意规范性,要便于学生阅读分析。问题的设置应经过深思熟虑,要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并且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案例涉及的内容不宜过多过细,否则容易导致学生抓不住重点,而无所适从,影响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和讨论。对案例的总结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案例教学的后期,教师要进行总结述评,指出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讨论的思路是否正确、分析方法是否恰当等。总结通过案例教学,取得了哪些收获,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讨论等,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的初期,可能会出现学生不适应情况。如部分学生仅充当旁听者,不积极参与,走过场,有抵触情绪,或不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导致气氛紧张等。此时,教师要注意掌控课堂氛围,进行正确引导,对学生的参与给予积极肯定,帮助其树立信心和兴趣。另外,教师可将其在案例讨论中的表现纳入考核范围,使学生重视课前的准备、课中的讨论和课后的总结。改变过度强调卷面考试成绩的课程考核方法,加强对课堂参与情况的考核力度,把课堂表现与期末成绩挂钩,在对课堂踊跃发言,积极讨论的学生进行合理有效地激励后,案例教学的优势与良好效果必然会逐步显现。

  教学实践表明,在《国际贸易》课程中采用案例法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是双赢。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及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表达能力、自信心等也得到了提高。因此,案例教学法可以应用于国际贸易教学中,并且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国际贸易”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其内容既包含国际贸易理论也包含国际贸易政策,还涉及到部分国际贸易实务。在我国高校经济类专业课程中,“国际贸易”课程不仅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其他如金融学、投资学、财政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许多高校还将其列为学科建设的重点内容。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日益深化及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客观现实,对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愈发凸显了“国际贸易”课程的重要性及选用恰当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必要性。

  “国际贸易”课程具有内容广、难度大及理论实践性强等特点,一般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比较注重各个知识点的传授,却忽视学生的思维创新、动手能力的培养,教材内容与社会现实脱节较严重,无法承担起培养国际贸易人才的目的。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传统的“国际贸易”教学以“粉笔+黑板”为主,即便现在多媒体早已进入大学课堂,但部分课件制作仅是黑板内容转移到了多媒体上。有些课件内容是大量的纯文本堆积,教师由对着课本转向对着PPT照本宣科,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有一些课件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PPT课件配以大量的声音、动画与视频,殊不知这样容易造成学生的听觉、视觉疲劳,由于注意力分散而疏忽了学习内容。

  传统讲授法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便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控制,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进度。但其缺陷是过于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而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热情。这种被动“填鸭式”教育造成学生多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对知识并没有充分的理解,遇到实际问题仍然束手无策,导致学生对该课程逐渐产生厌倦和恐惧情绪。

  “国际贸易”作为一种偏理论的课程,其实践性也很强,既懂经济学理论,又做过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师最受欢迎。但国内高校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高校普遍缺乏国际贸易领域的“双师型”教师,很多教师没有做过国际贸易方面的实务,给学生上课就只好侧重于理论知识和贸易政策的解释。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开课之前,对“国际贸易”寄予较大期望,期许能从中学到实用性知识,但在后来的学习的过程中,却发现不知道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业务中去。学生感觉不到课程的有用性,自然也就失去了学习的意愿,失去了创新意愿,结果是教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却不买帐。

  本课程确定总体改革思路为认真学习和吸收国内外“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围绕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切入点,以教材、团队、实践为建设重点,以教学理念安博电竞、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创新为关键,培养掌握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知识、具备综合分析与创新能力、满足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在创建学校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力争用3~5年左右的时间将“国际贸易”课程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为培养出业务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贸易人才服务。

  讲授本课程时,根据学生的特点,将“案例教学”、“启发教学”、“互动式教学”、“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引进课堂,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本课程部分内容采用相关案例(如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部分)贯穿于教学之中,使学生能非常容易地理解和学习相应的知识。国际贸易实务部分在讲课的开始会安排一个相关的引例,一章结束后安排相关的一个案例,要求学生在课外详细阅读相关案例,并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行业的背景知识,结合案例后面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通过两个国际贸易实务中具体经典的案例,增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使理论与实践得到较为充分的结合,引发学生学习进出口实务的兴趣。

  在“国际贸易”的教学中,注重理论和实务并重,但侧重于实务部分,将有关理论有机融入其中,保持知识体系的完整。有针对性地组建一批国际贸易实践的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到外贸公司去参观、学习,增加实践认识,使学生了解整个外贸流程,逐步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学习与工作奠定基础。本课程还将教学与全国国际商务业务员职业考证相融合,上课内容与考证内容相融合。采取“以考促改”、“以考促练”的方法,推进实施“课证融合”改革,使学生毕业时能获得“双证”,顺利实现就业。有针对性地购买国内外优秀实验软件,强化对实验指导教师的培训;开发和建设网络课程资源平台,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全天候的网络、电子教学服务;

  经过多年的摸索,笔者将课程综合成绩评定分为三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实验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60%。具体地,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学生上课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其中考勤占平时成绩的30%,课堂表现占平时成绩的30%,作业占平时成绩的40%。实验成绩以上课表现含出勤等占30%,实验操作70%。此外,笔者还注重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促进学术梯队建设。不断提高青年教师专业业务能力,扩大教学团队学术交流的层次和规模,努力建设一支知识面广、科研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在国际贸易中,出口企业面临的信用风险主要是指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出口企业的债务人由于信用问题,恶意拖欠,不及时偿还负债,从而给出口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恶性竞争,国内没有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内部的职责不够明确,风险预警机制不完善,从而造成信用风险。

  1.调查交易对象的资信状况出口企业在社会转型期进行国际贸易时,规避贸易风险的前提是对交易对象的资信状况进行调查,考察其真实性,从而选择较好的交易对象。主要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调查:一是对对方企业的营业执照进行查看,了解其货物情况以及注册资本等信息,确定其进行的经营活动真实合法;二是对对方企业的资产信用和主体资格进行查看,了解其经营管理能力并对主体资格进行辨别,确定对方的身份是自然人还是法人,或者是其他身份;三是对对方企业的信誉度进行调查,查看对方企业是否存在不良行为。只有通过对对方企业进行调查,明确交易对象具有良好的资信状况,才能更好的规避国际贸易风险。

  2.加强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在社会转型期,为了更好的应对国际贸易中的风险,出口企业应当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体系。首先,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在风险控制的过程中,出口企业可以将风险分为不同的等级,比如可以分为预警级、警告级和上报级。风险管理部门可以根据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其次,出口企业要提升员工的风险管理能力,因为员工是出口企业进行国际贸易的核心和关键。出口企业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员工进行培训,传授关于风险管理方面的知识,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以及风险处理能力。最后,出口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信息收集能力。只有收集了更多的信息,才能更充分的了解国际贸易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才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措施。

  3.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社会转型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为了防范在社会转型期进行国际贸易的风险,出口企业应充分并合理得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从而增加企业的附加价值。首先,出口企业可以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对交易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和控制,从而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其次,出口企业在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国际贸易时,可以选择与等级和信用较高的金融机构进行合作,这样一方面可以防范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也能从对方企业获得有益的指导和建议。最后,出口企业要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进行评价和分析,从而对其进行内部制衡和风险管理。